![]() |
![]() |
![]() |
![]() |
近期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实际上就是关于一场关于美联储量化宽松退出的较大规模的预演,重灾区亚太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印尼、泰国等,其债市、股市、汇市无一幸免。实际上,全球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一直都在美国及美联储的指挥棒下被动、匆忙运转、应对,而这一状态多年来并未从根本上发生任何变化。
美国是这一切故事的发源地。作为金融体系最为发达的市场,过度的金融创新是后续美国本土及全球范围内各类金融、经济、社会矛盾的根源所在。当金融体系最为关键的银行系统面临系统性崩盘时,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美国政府只能毫不犹豫地出手相救,因为这是给予市场经济自我调节自由度的底线。鉴于现代社会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金融市场的塌陷必然累及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这也就是由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转换。最典型的渠道就是通过房地产市场资金链条的断裂而对实体经济产生致命性的破坏。强大的美联储此时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不断压低长端利率,刺激房地产行业进而达到促进经济复苏的目的,也在此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美元的大幅贬值也改善了美国的贸易赤字。但美国经济得到有效刺激的同时也在将危机悄然转手传递给其他国家,全球经济已被一根无形的线紧密牵在了一起。
低利率环境下,美元在本土无利可图的同时,在逐利资金的推动下便源源不断被输送到以新兴市场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而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这些国家自身也会通过扩大货币发行增加流动性来平抑经济迅速下滑的威胁。洪水般的廉价资金使得这些国家不知不觉间走上了一条以杠杆买增长的道路。无论是家庭、企业还是整个国家的债务水平都不断攀升。扩张信贷,扩大投资,大兴土木,同时新增信贷很大一部分流入生产率不是那么高的房地产行业,这样,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不仅酝酿了资产泡沫,也点燃了通胀危机和债务危机的火花,并预埋了日后也许根本还不起的一笔债。这仿佛是一个负和游戏,人为干涉市场的行为,最终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于是,当美国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配上适宜的财政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平稳复苏之后,美元对外输出通胀并促进本土经济复苏的使命已然完成,也就到了被召回的光辉时刻。而此时,货币贬值、经济下滑、通胀高企、利率升高及金融资产下跌,新兴市场国家发现自己已然陷入这样的境地却对此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新一轮自身节节败退被动招架的大戏就此拉开大幕。更为悲催的是,为打压通胀需加息,而为刺激经济又需降息,这些国家陷入左右为难而不知所措。实际上,就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在之前高速、平稳发展的阶段,抓住机遇尽早开始着手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对国外资本过分依赖的局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去除低效能的发展模式并培育更为成熟和谐的市场机制。但可惜彼时享受经济高速增长的乐观情绪压倒一切,在意识到这些之前最佳时机已擦身而过。这就是为什么美元的回流会对这些国家造成如此重创,根源其实还在于其自身内外部经济结构失衡导致经济发展中的各类矛盾被暴露出来却一时无法解决,经济发展的基础脆弱且对外依存度过高,从而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亚洲金融危机过去了十多年之后,新兴市场国家仍旧会再一次面临同样的冲击,同样地被牵着鼻子走的原因。是该静下心来更好地深入思考的时刻了。
不过,公平地说,在成熟的欧美市场选择了这样的发展道路之后,金融危机、通胀危机、经济危机、债务危机,这几场不分次序、紧密交织的危机,任谁都很难轻易躲过。首先爆发并处理危机的是欧美国家,美国的金融危机,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这当中也都渗透着经济危机)是涉及范围广泛、拖延到令人疲惫的最典型的标志;其次进入视野的是中国。意识到应转换到更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之后,为了处理和规范之前大规模投资发展模式下遗留的各类问题(典型的便是已凝聚到很危险程度的债务风险及房地产资产泡沫),中国主动性地选择了收缩信贷规模、降低发展速度以便进行经济结构改革,在此过程中伴随的资本市场的低迷表现应该说属于应该可以接受的正常范围之内;最后,近期新兴市场国家也被迫接棒。越是经济脆弱、对外依存度高的国家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就越大。在此过程中,亚洲国家的债务危机已逐步浮出水面,这很可能是日后全球市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新的焦点。
当然,在经历了9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亚太新兴市场国家也在有意识地培养自身抗击风险和危机的能力,表现在现在其普遍拥有充足的外汇对冲储备、灵活浮动的汇率制度、更为公开透明的市场信息披露机制、目前尚可控的债务水平及更为老道的应对危机和宏观调控的经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着缺陷的经济发展体制。所以,在这一场美元回流的大潮之中,实则也不必太过悲观,大概率上亚洲金融危机不会重演。但遗憾的是,上述提到的各类危机应对手段和措施都属于事后的范畴,面对和管理风险的上策依旧是将其扼杀在萌芽之前,也即应清晰准确地朝着改变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和经济领域被动地位的方向努力。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无论多么艰难。美国QE退出和中国去杠杆,这一漫长且充满未知的旅程才刚刚开始,亚太新兴市场国家对此应充分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我们身处一个危机的时代,金融危机、通胀危机、经济危机、债务危机总是如影相随不肯远离。这同时也印证着一个道理:一切经济现象归于货币本源。
下一篇:简述战争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