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应该说在过去的10月份,各大类资产的表现比较有自身特点。从全球的资金市场看,隔夜拆借利率经历先扬后抑的特点,也即是说在美联储不断释放出继续量化宽松的言论背景下,全球美元货币市场波澜不惊、市场趋于平稳,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如下图所示美国国债市场情况:此前从10月初的0.27%的收益率大幅下降到0.03%的最低水平。
在美元货币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中国货币市场也经历了先扬后抑的过程,尤其是近两日央行开始的160亿规模的逆回购使得拆借市场利率大幅下滑。
在以上资金宽松背景下,市场VIX情绪指数也趋于平稳,黄金投资市场的避险意愿普遍不足,价格仍围绕1300美元震荡整理,市场的下一步机会仍会受到各国利率政策变化的影响。
股票市场呈现出"非对称时间序列"的变化特点,道琼斯指数由10月初的14800点上涨到月末的15600点,显示美国经济在企业预期盈利及资金推动两个方面的原因持续走高,欧洲市场也显示出较强的反弹意愿;而作为中国A股市场,情况却不是很妙,上证指数由月初的2200点下跌到2140点附近,显示新兴国家经济情况持续疲软。
就商品市场而言情况更不乐观,在预期美元利率上涨、新兴国家城市化进程减缓的背景下,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弱势,CRB指数由月初的288点下降到目前的277点。
如果从大类资产的轮动逻辑看,10月份股票、黄金、债券、商品的走势非常符合经济市场化特点,在全球各国不同的经济背景下走出各自的特点,如货币政策的稳定导致黄金市场的疲软、经济预期的利好差别导致美、欧、中各自股市的复苏有先后区别。整体看经济趋于稳定,但在产业供求失衡的情况下,无疑抑制大宗商品的价格。
宏观经济层面上,11月份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资金面会如何变化?政策有何预期?
就11月份而言,美联储仍会继续维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向,未来影响经济走势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比较重要的关注事件将是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如果各种解放生产要素及生产力的政策密集出台,将对世界经济的复苏起到重要的引擎作用。整体而言,我们认为政策的利好将围绕"民生经济"的内涵展开,经济结构的转型将会促进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模式的发展,此类政策将会促进股市的投资价值的提升,相反对环境的要求会进一步抑制大宗商品市场的复苏。
你觉得和10月份比,哪类资产的风险度在提高?投资者应该适当回避。哪类资产的投资价值正逐渐体现?
从以上的分析看,由于新兴国家的经济结构的转型是一个大趋势,因此对大宗商品的投资显得风险较大,尤其是周期性的涉及基建领域的商品仍不乐观,作为投资者应当回避;就黄金市场而言,经济的复苏、全球货币政策持续宽松而显得"鸡肋"特点较为明显,投资者应当以观望为主,但如果经济恶化、加之目前黄金价格的企稳,从现货购买持有的角度可以少量持有,但不建议以杠杆的投资方式介入黄金市场;未来值得投资的当属股票市场,过去五年道琼斯指数的高涨,给欧洲股市、新兴国家股市带来了相对低估的的价值评价,只是目前时间窗口没有到来而已。从目前的各种经济因素判断,世界经济处于稳定性低谷,尤其是蓝筹绩优大盘股,股价很多已经跌破净资产,已经具备安全投资边界,另外一类涉及民生经济领域的创业板股票尽管已经高估,但仍有部分股票在回调以后值得投资;再一个无风险的投资领域-债券,从现货角度也是不错的买进时机,这主要是基于全球利率环境趋于稳健上涨的预期所致,但目前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
请挑选一到两个熟悉的领域较详细地分析一下11月市场的走向如何?为什么?有哪些利多因素或者利空因素?值得关注的理由是什么?
正像前面所分析,目前短期主导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货币市场的预期变化。尽管全球从政策角度看仍然维持宽松的状态,但未来经济周期所导致的美元升值效应已经对投资市场产生影响。以中国为例,截止到九月末的M2是107万亿,货币增速仍然受到控制,央行所采取的"收短放长"的扭曲操作仍然会影响短期货币供应,并导致资金成本上升,近期央行票据招标利率上涨及拆借市场利率稳中趋紧就说明这一点,从而影响股市及商品市场的资金供应。
但对于国债期货来讲确是做空的好时机,如果未来央行继续扭曲操作、商业银行选择性贷款,如收紧房贷之类的低收益贷款、调高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人为的抬升资金成本,仍会导致拆借市场资金成本走高,进而进一步抑制期货价格、导致期货价格持续走低。
总之,目前的货币环境可以维持大类资产的价格企稳,一旦收紧货币政策,首当其冲的策略便是做空国债期货;其次看远点,四季度美国经济下滑调整将是大概率事件,股市仍需观望,关注三中全会及美联储动作将是未来投资市场的两条主线;更远的时间看,2014年经济将会进一步稳定复苏,三季度将是A股的投资时间窗口。
下一篇:鸡蛋期货11月8日破壳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