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全球精铜全年过剩量将压制着铜价反弹,中长期来看,由于中国经济调结构等多因素的影响,未来一轮新的下跌仍然是值得期待的。
许勇其认为,本轮大幅下跌的几个主要触发因素有人民币快速大幅贬值、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房地产降价危机等。目前来看,经济增速下滑受到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出台了局部的稳定经济政策,止住铜价下滑。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势必造成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再加上美国退出宽松货币政策,铜价未来展开一轮新的下跌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针对中国保税区铜库存的大幅转移,许勇其指出,中国保税区的库存有很大一部分为国内融资需求。因国内外资金存在巨大的息差,导致海外资金借用融资贸易的途径进入国内市场。贸易融资进入中国保税区的铜库存大部分是做了套期保值,并不存在价格下跌的风险,这种担忧是过度的。目前来说,人民币的持续贬值和国内资金价格的下行,都显著提升了融资铜的成本。沪伦比值跌至7.05附近,进口亏损扩大至2600元/吨。在这种形势下,融资套利的亏损也在扩大。人民币持续贬值,导致由汇差带来的铜融资需求减弱。铜价因此也受到国内套息、套汇交易驱动下的融资需求减弱带来的负面拖累。
此前,伦铜一度跌至5年新低,不过随后快速收复失地。许勇其认为,随着铜消费进入旺季,后期的市场运行将围绕价格推动的供需结构变化来演绎。从供应角度来看,快速下跌的过程中,进口亏损最高达4800元/吨,抑制了很大部分进口商的兴趣。预计3月精铜进口可能会下降至20万吨以下,缓解了保税仓库的释放压力。并且,在价格稳定之后,终端补库积极性上升。这将导致后期供需转为偏紧状态,更有利价格保持稳定。当然,从今年全年的供需环境来看,海外矿山产能的集中释放,全球精铜全年过剩量仍然要高于去年,这种压力一直存在并压制铜价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