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1、明年通胀至少5%以上,但货币供应不可能收紧--人大副委员长
* 明年GDP增幅料8.5%,CPI涨幅不低於5%
* 高通胀因素并没消除,货币供应不可能收紧
* 拉动经济的四驾马车动力有限
2、中国11月末商业银行债券托管量为14.2万亿元人民币,当月增加804亿元--中债登
3、人民币兑美元早盘被动小涨,但出於跌停位因购汇需求不减
* 人民币兑美元早盘小涨,但仍处跌停位
* 中间价定位偏高,购汇需求不减
* 与香港即期美元价差有所扩大
4、亚洲股市一个月来或首次按周上涨,关注欧元区峰会
* 市场整固,等待欧元区峰会和美国就业数据
* LIBOR下滑推动市场涨势,尽管卖盘浮现
5、11月北京二手住宅均价创15个月来新低
6、 中国股市沪综指缩量收跌1.1%,经济放缓忧虑持续加深令市场重归谨慎
宏观要点
☆ 明年通胀至少5%以上,但货币供应不可能收紧--人大副委员长
* 明年GDP增幅料8.5%,CPI涨幅不低於5%
* 高通胀因素并没消除,货币供应不可能收紧
* 拉动经济的四驾马车动力有限
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成思危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速约在8.5%,通货膨胀至少是在5%以上,但货币供应不可能收紧.
他在北京的一个论坛上称,影响通货膨胀的三大因素并没有消除,包括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原材料、能源价格的提高,输入性通胀压力以及货币因素,但发
达国家多为低利率环境,中国货币收紧必然导致热钱流入.
"国际上发达国家现在还都是处在低利率的情况下,中国货币政策不可能收得太紧."成思危称,央行此次宣布降低准备金率,也说明货币政策不能收太紧.
"既然货币政策不能收太紧,那通货膨胀也就不可能有比较大的下降,特别是从全世界来看,都处在流动性泛滥."成思危称.
此外,大宗商品的价格仍在高位,输入性通胀压力仍在,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原材料、能源价格的提高等,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危险还存在,因此明年通货膨
胀仍将处在比较高的位置.
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1%,为连续第三季放缓,且为2009年第二季增长8.1%以来的最低水平.而通胀则自高位逐步回落,10月CPI同比涨幅回落至5.5%,增幅
为五个月来最小.7月CPI涨幅曾创37个月峰值的6.5%.
**四驾马车动力有限**
成思危指出,关注经济增长,不仅是涉及国家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就业问题.而明年拉动中国经济的四架马车,包括投资、消费、净出口以及政府支出等亦
不是很乐观,动力亦显不足.
他分析指出,虽然投资最容易拉动GDP,但中国目前产能过剩相当严重,投资效益不高,加之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而依靠内需,扩大消费也并不容易.
此外,出口情况不是很好,同时中国还要承担美元贬值所带来的风险.
因此他建议要中国降低外贸依存度,争取将外贸占GDP的比重由现在的50%左右降到30%以下,顺差在GDP的占比控制在4%以下,才可保持出口的可持续性.
至于政府开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成思危表示,当经济增长比较差的时候,要通过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现在中央政府应该说经济财力是大大提高了.
"10月份就完成了全年的计划,财政的增长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但是怎麽样把政府开支这一架马车用好,恐怕也是非常重要的."成思危称.
中国1-10月累计实现全国财政收入90,851.68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加19,951.86亿元,增长28.1%.而年初的财政收入预算安排为8.97万亿.
☆中国11月末商业银行债券托管量为14.2万亿元人民币,当月增加804亿元--中债登
中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月末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债市的债券托管量为14.2万亿(兆)元人民币(不含短期融资券和超短
融),当月增加804.41亿元.
此外,11月末基金公司的债券托管量1.63万亿元,当月增加595.81亿元.
中国债券信息网公布的数据并显示,11月发行债券5,716.74亿元(不含短期融资券和超短融),当月末债券托管量为21.01万亿元,较上月增加1,661.59亿元.
以下为2011年11月末按投资者分类的债券托管量(单位均为亿元人民币):
2011年11月末 当月增减
========================================
商业银行 142,000 +804
----------------------------------------
基金公司 16,284 +596
----------------------------------------
保险机构 20,340 +245
----------------------------------------
证券公司 1,765 +59
========================================
中国债券市场主要包括银行间市场、证交所债市,其中银行间市场是最主要的债券交易市场以及中短期资金拆借市场,交易品种涵盖国债、金融债、央票、企
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等几乎所有的债券品种.
☆ 人民币兑美元早盘被动小涨,但出於跌停位因购汇需求不减
* 人民币兑美元早盘小涨,但仍处跌停位
* 中间价定位偏高,购汇需求不减
* 与香港即期美元价差有所扩大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美元周五早盘即期小幅上涨,但因中间价位置偏高而购汇需求不减,而美元供给依旧不足,开盘後不久即持续跌停.
交易员并称,虽然连日来人民币成交明显偏离中间价,但中国央行借中间价来抑制贬值预期的态度似未改变.不过境内人民币的"被动"上行,令境内与香港市场
的价差有所增大,是否会吸引更多套利盘入场值得关注.
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在6.3310元,较上日的6.3353元续涨;北京时间11:27,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报6.3627元,较上日6.3635元的收盘价上涨,但按与中间价
上下千分之五的波动幅度计算,6.3627元是今日人民币跌停价.
北京一银行交易员认为,央行"不考虑"汇价成交区间而持续将中间价定於高位,或是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他解释说,在如此强劲的购汇需求下,央行如果顺应市况将中间价定在6.36-6.37元附近,盘中成交就有可能向6.39元或6.40元迈近.这种略显贬值倾向的走势,
应该不是央行所乐于见到的.
自周三以来,中国央行借海外非美元货币获得支撑之机,明显提升中间价水平.随之而来的是,不减的购汇盘屡次压制人民币到跌停位置.但从绝对值上看,尽管
遭受连续跌停,汇价总水平仍属稳中小升.
离岸市场上,北京时间11:41,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最新报6.3840/10元,上日尾盘报6.3830元.此前两日该市场美元与境内即期价差约在100点左右,今
日已扩至逾200点水平.
在境外美元价格高於境内一定幅度的情况下,一些有条件的企业会选择在境外结汇,而在境内购汇的方法,获得更多的收益.
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市场一年期人民币/美元报在6.3860/20,上日尾盘为6.382元.
东京汇市欧元周五未能顺利取得更多涨幅,对本周涨势进行整理,交易商退场观望,等待美国重要的就业报告出炉,及下周可能决定欧元命运的多项重要事件.
中国央行2010年6月19日宣布重启汇改,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并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但一直表
示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
☆亚洲股市一个月来或首次按周上涨,关注欧元区峰会
* 市场整固,等待欧元区峰会和美国就业数据
* LIBOR下滑推动市场涨势,尽管卖盘浮现
亚洲股市或录得一个月来首次按周上涨,受助于全球主要央行的联手行动.而在下周欧洲为解决欧元区危机而召开峰会前夕,欧元整固其涨幅.
主要央行为降低货币市场资金成本采取协同行动,以及中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促使风险资产大幅上扬.在此之前,市场遭遇获利了结,因美国和中国出炉的一
系列数据好坏参半.
在市场走势表明投资者风险偏好依然不高之际,投资者对下周走势更加谨慎乐观,今日稍晚将有美国非农就业月度报告公布,12月9日将有重要的欧盟峰会召开
.
欧洲央行(ECB)总裁德拉吉周四暗示,倘若政治领袖在下周同意对欧元区17国采取更严格的预算控制,那麽央行就准备采取更激进措施应对欧债危机.
"我们现处於整固状态,但走势基本上要看今日出炉的非农就业数据,以及下周的欧洲情况,"BTIG驻香港的交易部主管Christian Keilland称.
"欧洲的情势很可能会令人失望,"他表示,"那些今年以来无所斩获甚至亏损的基金很可能匆忙出手并试图推高市场,但这将会很困难."
亚洲股市在周四反弹後今日走低.香港和韩国股市下跌,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日本以外的亚太股指亦小跌,周四跳升逾4%.美国股指期货持平.
**LIBOR利率下跌**
虽然主要央行联手行动,推动美元伦敦银行间拆放款利率(LIBOR)出现四个多月以来的首次下跌,交易员表示,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才能化解货币市场的严寒.
三个月期美元LIBOR周四从0.52889%跌至0.52722%,为7月22日以来首次下跌.尽管如此,一些交易员借此机会抛售.
美元融资成本上升削弱了亚洲发债需求,并让年底前这段时间发行的债券受损.
交易商称,通过这些新互换窗口进行的发债规模应该不大,因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欧元区银行业削减外债,从欧洲央行借钱,以及银行缺乏合格担保品等.下周
欧盟峰会可能应对这些问题.
"感觉确实是好了一些,但我们看到有人在逢高抛售."亚洲一家银行驻新加坡交易员称,"目前没人大举押注风险资产."
亚洲不含日本的iTraxx投资级债券指数利差持於200个基点左右,昨日为206个基点.
外汇市场上,欧元兑美元勉力扩大涨幅,交易商关注今日稍後美国将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
劳工部定於1330GMT公布该数据,预期将新增就业岗位12.2万个,失业率将保持在9.0%.数据意外向好将支撑风险意愿,一旦弱於预期恐怕会促使投资者更多的
了结获利.
美国公债价格扩大跌幅,10年期公债收益率报约2.08%,高於上周所及的一个半月低点1.89%.
现货金周五大体持平,美国原油期货略降至每桶100美元附近.
☆ 11月北京二手住宅均价创15个月来新低
中国楼市降价逐渐蔓延到二手房交易市场.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最新数据显示,11月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22,018元人民币/平方米,创下15个月以来
的新低.
新华社援引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并称,北京二手房价已连续下跌了三个月,11月环比上月下跌0.4%,基本回落到去年三季度水平.
报导援引该研究院负责人胡景晖称,购房需求量的长期低迷,新房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得二手房价的下跌势头逐步从远郊区县向城市核心区蔓延,部分业主主动
降价的意愿愈发强烈.
他并预计,今年年底至明年1月,北京二手住宅价格还将有8%-10%左右的下跌空间,房价或将基本回落到去年一季度水平.
中国政府今年以来实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已令国内房价下降在一、二线城市蔓延.中国指数研究院周四公布,11月中国100个城市住宅均价环比下降0.28%,为
连续第三个月出现环比下降,且降幅继续有所扩大.北京等十大城市价格环比全线下跌.
☆ 中国股市沪综指缩量收跌1.1%,经济放缓忧虑持续加深令市场重归谨慎
中国股市沪综指周五收低逾1%,金融等权重股护盘未能挽回大盘颓势. 前日调降存准利好效应释放後,投资者对於经济放缓的忧虑持续加深,市场重归谨慎.分
析人士预计,短线大盘转入弱势震荡.
沪综指收报2,360.664点,跌26.196点,或1.1%;今日A股成交额较上日大幅萎缩四成至571亿元.本周沪综指累计收低0.88%,为连续第四周下跌.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周雨认为,因调降存准时间早于市场预期,"投资者担心政府看到一些经济增长不大好、而又不为市场所知的东西,已经开始想跑路."
此外.12月还有几只大盘股上市,市场对资金面方面也有一些担忧,预计大盘将再度转入弱势震荡.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周四公告称,其A股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发行价格确定为6.1-6.5元人民币,意味着公司将至多募集32.5亿元资金.下周还有新华保险首
次公开发行,计划募资44.4亿元.
沪深300指数12月合约尾盘报2,564.8点,跌0.87%,成交量为248,434手.
上一篇:商务部对美国再生能源政策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