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3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2%,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3.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
可以看出,食品价格依旧是CPI上涨中主要的贡献因素。进入2月以来,剔除了春节因素的干扰,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持续回落,这是拉低2月CPI的重要因素。肉禽及其制品、蛋、鲜菜和鲜果等价格环比都有所下降,只有粮食价格环比上涨0.2%。
非食品价格则与上月持平,由1月的1.8%下降为1.7%,这延续了1月的增速放缓趋势,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速,减轻了整体CPI上涨的压力。
春节效应将1月份同比CPI 通胀率推高了约0.2 个百分点,在2月,不再有这一项上涨因素。此外,与1月份相反,春节过后,翘尾因素对CPI的作用比上月大幅回落1.25%。而此前,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对1月CPI的贡献达到3.03个百分点。
自2010年2月开始,我国已长期处于负利率的状态,这使得居民储蓄的实际收益为负数,货币资产不断缩水。2月CPI重回3.2%,而目前我国1年期定存利率为3.5%。延续2年的负利率局面暂时性结束。
由于季节性的因素,预计未来一个季度内,CPI仍将处于下降通道内。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全年通胀的压力仍不会小。除了国内的人工成本上升、资源价格上调等涨价因素之外,还面临着大宗商品如石油、铁矿石可能大幅涨价以及欧美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预计今年整体的CPI可能会在3%到4%的区间内运行。本文采编青岛期货公司 www.qdqihuo.com
上一篇:美联储或将推“冲销版”QE3
下一篇:2月外汇占款增速大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