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内容提要:
1、全球食糖供应过剩 国际糖价承压明显。基于全球食糖供给充足,加上13/14制糖年全球食糖供给仍可能过剩,糖价下跌的风险依然较大,糖市能否扭转颓势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巴西糖厂是否会像市场预期的那样把更大比例的甘蔗转化成乙醇。虽然巴西糖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加大了乙醇生产力度,但力度仍不够,不足以给国际糖市注入活力。
2、食糖消费形势好转 气温频创新高。步入7月份后,全国各地气温频频创下新高。随着夏季采购高峰的到来,部分商家反映销售状况有所好转,发运情况良好,现货报价维持稳定。也有商家表示虽然现货销售情况仍然不是太好,但相比6月份已经稍有起色。
3、进口形势严峻 潜在冲击不容忽视。6 月进口数据的公布给白糖期货市场带来一定程度的提振,不过利好作用有限。事实上,自进口量激增的2010年开始,每年7-9月是进口糖到港的高峰期,步入第四季度后,进口量则会有所下降。后期进口糖对国内市场构成的潜在冲击仍不容忽视。
4、郑糖后市以弱势震荡为主基调。在国储潜在供应量巨大,进口糖的大量到港预期、加上来年的增产预期背景下,预计郑糖在8月将以弱势震荡为主,运行区间为4600-4900。
第一部分 美糖触底反弹 郑糖低位震荡
图1-1:NYBOT11号糖10月合约日K线图 图1-2:郑糖1401合约日K线图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本月ICE原糖整体走出了一波触底反弹的行情,上半月期价弱势下行,在跌破16美分后以15。93的价格创下了3年来的低位。这主要是受到了两方面利空因素的打压。一方面,市场对于巴西天气转晴预期有所增强,且今年印度雨季期间的降雨充沛使得其食糖生产前景良好,两大产糖国天气均利于食糖增产,对糖市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巴西货币持续贬值使得食糖出口量增加,今年6月巴西出口原糖179万吨,同比增加39%,巴西食糖出口量增加推动了国际市场糖供应量的继续攀升。步入后半月,受巴西降雨天气的影响,ICE原糖期价在空头回补的推动下止跌反弹。目前期价在16美分上方进行震荡。
受国内外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影响,本月郑糖主力合约以低位弱势震荡格局为主,整体运行重心有所下移。7月初,糖市呈现近强远弱的格局,这主要是由于近月合约受到了6月份销售数据利好的提振,全国的销售情况及库存将会对期价跌幅构成一定限制,而远月合约则受到了来自政策方面的压力。7月中时,主力合约以4792的价格创下了3年半以来的低点,不过由于4800一线的支撑力度较强,随后展开了小幅反弹。目前糖市最大的利空主要来自国外,ICE原糖期价的不断下挫使得内外价差不断扩大,后期进口糖的涌入仍是悬在国内糖市上空的一把利剑。
第二部分 利空因素主导市场
一、全球食糖供应过剩 国际糖价承压明显
巴西食糖生产情况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6月份巴西甘蔗主产区的降雨对甘蔗收购进度造成一定影响,这削减了6月下半月的甘蔗压榨量。6月份下半个月巴西中南部地区的食糖产量仅从上半个月的178万吨缩减至150万吨,该数据大致符合交易商预期。而在此期间,巴西中南部糖厂仅压榨2910万吨甘蔗,同比下降了8。2%。2013/14年度截至6月底,糖厂共压榨1。81亿吨甘蔗,同比增长41%。而乙醇产量同比增长6%至128万公升。步入7月后,迎来了压榨高峰期,干燥的天气对甘蔗收割较为有利。目前业界估计13/14制糖年巴西的食糖产量有可能达不到先前预期的3550万吨,不过食糖产量依然很大,并没有破坏今年食糖增产的局面。
泰国食糖生产方面,据泰国制糖商公司称,新年度泰国的糖产量或增至1100万吨,甘蔗产量或达1。05亿吨的历史高位,作为位于巴西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糖出口国,泰国大约有70%的产量将被出口。糖源目前仍掌握在泰国糖厂手中,鉴于目前的价格水平,只有少量买家愿意采购。同时现货糖贸易商仍在等待印尼方面的更多消息,印尼是全球最大的原糖进口国之一,上周该国准许额外进口47。5万吨原糖来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需求。因国内甜菜糖产量下滑,俄罗斯自8月1日开始的2013/14年度原糖进口量预期猛增加至少85%。
由于印度甘蔗主产区种植面积缩减,2013/14年度(10月1日开始)产糖量预计下降约5%至2370万吨。近期印度糖厂方面一直希望穆斯林节假日能拉动需求,不过需求却依然疲软。随着国际糖价的持续下跌,印度糖厂开始担忧进口糖会对国内市场构成冲击。鉴于此,印度政府已把食糖进口关税从10%上调至15%,不过这仍不足以将进口糖挡在国门之外。
就全球食糖供需格局而言,行业咨询公司Kingsman预计2013/14年度全球糖产量为1。76476亿吨,需求或为1。72549亿吨,将全球2013/14年度糖供应过剩预估从459。1万吨下调至392。7万吨,较5月预估值下修14%。从目前形势来看,基于全球食糖供给充足,加上13/14制糖年全球食糖供给仍可能过剩,糖价下跌的风险依然较大,糖市能否扭转颓势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巴西糖厂是否会像市场预期的那样把更大比例的甘蔗转化成乙醇。虽然巴西糖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加大了乙醇生产力度,但力度仍不够,不足以给国际糖市注入活力。
二、气温频创新高 夏季食糖消费启动
图2-1: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产量、销量和库存对比 单位:万吨 图2-2:全国6月份单月销量和累计产销率对比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随着6月21日云南最后一家糖厂收榨,2012/13年制糖期食糖生产已全部结束。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306。84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糖1151。75万吨),同比增加155。09万吨,为仅次于07/08榨季的历史第二高产量。其中,产甘蔗糖1198。34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甘蔗糖1051。015万吨);产甜菜糖108。5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甜菜糖100。735万吨)。
截止2013年6月底,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量突破1000万吨,达到1044万吨,同比增加294。77万吨。累计销糖率79。89%,同比提高14。84个百分点,为有记录以来的截至6月底的最高产销率。其中,销售甘蔗糖962。37万吨(上制糖期同期678。77万吨),销糖率80。31%(上制糖期同期为64。58%),销售甜菜糖81。63万吨(上制糖期同期70。46万吨),销糖率75。24%(上制糖期同期为69。95%)。估计9月中下旬北方甜菜糖才将开榨,10月才有少量新糖上市。而截至6月底工业库存仅余262。84万吨,同比减少139。68万吨,库存量则创出了自06/07榨季以来的最低水平。虽然12/13榨季可是历史第二高产量的一个榨季,但是目前的销售情况十分乐观,这说明本榨季去库存化的进度非常顺利。面对食糖需求量递增格局,后期的销售压力大为减轻。
而就6月单月销量而言,销售食糖122。83万吨,同比增加41。22万吨,创下了历年6月份的第二高单月销量。从数据上看,本榨季 6 月销量不及 5 月水平,这也与上榨季同期销量表现情况相似,表明了食糖采购终端的购进并未激增也不够集中。在步入7月份后,全国各地气温频频创下新高。随着夏季采购高峰的到来,部分商家反映销售状况有所好转,发运情况良好,现货报价维持稳定。也有商家表示虽然现货销售情况仍然不是太好,但相比6月份已经稍有起色,虽然仍有走私糖销售,但倒票糖比前段时间收敛不少。
三、进口形势严峻 潜在冲击不容忽视
图2-3:我国食糖进口量情况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昆商糖网、中期研究院
就进口食糖的必要性而言,国家连续两个榨季大量投放国储糖,食糖库存量处于较低水平,为补充国库及进一步改善食糖供需格局,进口食糖具备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而就可行性而言,全球食糖供应过剩的格局也为进口食糖奠定了基础。2013/14制糖年巴西已拉开食糖生产序幕,预计甘蔗产量将大幅增加。印度政府在解除了部分对糖业发展的管制政策后,食糖出口量或出现增长。且泰国食糖产量的增加也为出口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进口糖40,891吨,较上月减少29。72万吨,环比减幅87。9%;比上年同期减少33。92万吨,同比减幅89。24%。进口均价为535。45美元/吨。其中韩国1。62万吨,古巴1。45万吨,巴西0。81万吨。2013年1-6月我国累计进口糖126。8万吨,同比减少17。65万吨。2012/13年度截至6月底中国累计进口糖200。34万吨,同比减少69。07万吨。
之前市场传言 6 月我国进口量不多,不过实际公布的数据仍比预言中的少太 多,令市场颇感意外。回顾去年 6 月的进口数据,2012 年 6 月单月进口糖 38 万吨,其中泰国27。10 万吨,古巴 6。27 万吨,韩国 1。73 万吨,巴西 0。4 吨。可见与今年各国进口数据相比,6月份巴西、韩国进口糖量基本维持在去年同期的水平。古巴糖的到港数量则偏少。而泰国糖进口量也偏低,这主要由于今年泰国糖进口价格相对巴西糖来说要高,加上升贴水的问题,因此今年 6 月我国进口糖量出现了大幅萎缩。
6 月进口数据的公布给白糖期货市场带来一定程度的提振,不过利好作用有限。目前古巴糖仍有10 万吨的配额尚未完成,而就巴西食糖出口情况而言,发往中国的预售糖量创年内新高。6月份巴西食糖出口量从5月份的194。1万吨增至224。4万吨,同时高于2012年6月份的169。2万吨。从巴西运往中国的船表上看,6月份发运量达到近55万吨,为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7月份截至13日发运量也已超过26万吨,全月发运量有望继续保持在50万吨以上。去年6、7月份发运量已高达95万吨左右,今年或将轻松实现超越。而且去年8月份发运量才达到年内峰值62万吨,进口糖从巴西发出后,一般30-40天才到达国内,可见发运高峰和到港高峰都尚未到来。事实上,自进口量激增的2010年开始,每年7-9月是进口糖到港的高峰期,步入第四季度后,进口量则会有所下降。后期进口糖对国内市场构成的潜在冲击仍不容忽视。
第三部分 郑糖后市以弱势震荡为主基调
与往年相比,今年国内食糖现货市场呈现出旺季不旺的特征,而出于降低库存的需要,产区报价也有所下调,对销量的提振力度相对有限。市场关注的进口糖数据与之前预期有所出入,虽然6月食糖进口量出现下滑,但今年食糖进口总量依旧较高。且市场担忧二季度低价进口糖到岸将对国内市场构成冲击,因此市场普遍对未来预期不太乐观。反观外盘走势,ICE原糖虽出现止跌企稳迹象,但对郑糖提振作用不强。总体而言,在国储潜在供应量巨大,进口糖的大量到港预期、加上来年的增产预期背景下,预计郑糖在8月将以弱势震荡为主,运行区间为4600-4900。
上一篇:谷物高位震荡 抗跌属性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