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根据往年的经验,每年9月中旬前后将是水产养殖的一个转折点,今年当然也不例外,在我国一年一度的水产养殖旺季基本宣告结束的背景下,作为水产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菜粕的需求也将逐步减少,同时,目前国内饲料企业库存维持在较高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目前以及后市菜粕消费的进一步增长。截至9月8日,辽宁营口地区国产加籽菜粕报价2450元/吨,广西钦州地区国产加籽菜粕报价2420元/吨,广西防城港地区国产加籽菜粕报价2400元/吨,广东广州地区国产加籽菜粕报价2520元/吨,即便近期CBOT大豆期价表现不错,并带动我国豆粕行情的反弹,但菜粕市场却无动于衷,笔者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菜粕的消费主要用于饲料养殖行业,其中水产饲料消费量占消费总量的比重在95%左右,受国内水产养殖周期影响,我国菜籽粕消费具有季节性特性,每年4-10月间是国内水产养殖旺季,也是菜籽粕的集中消费时期。本周三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至此我国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而即便南方地区气温也将出现较为明显地下滑,这也预示着我国各地天气气温的下降,而水产养殖业也将开始步入每年中的“暮年”,菜粕消费也将逐步处于下滑状态,然而菜粕的供应也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国内5、6月份新季菜籽上市,8、9月份开始大量压榨菜籽产出菜粕。
近几日美国大豆出口又再度表现出不错的势头,也提振了CBOT大豆期货价格的攀升,并因此也促使了我国豆粕行情的反弹,然而我国菜粕现货市场却反应迟钝,除少数地区价格略有走高外,多数地区依旧维持平稳状态,而菜粕消费市场的下降趋势毫无疑问是导致价格滞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8月31日关于进口油菜籽的执行标准的事尘埃落定,原定9月1日实施新的油菜籽进口管理措施(杂质不高于1%)暂不实施,加拿大菜籽进口或陆续恢复,11、12月份进口菜粕及菜籽到港量将大幅增加,这也是制约菜粕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国内豆粕与菜粕的价差处于600-700元/吨水平,小于正常价差,畜禽用料里都很少用菜粕,主要用于水产饲料中,而且今年菜饼以其性价比优势也获得不少中小型饲料企业的青睐,一些饲料企业更改配方,使用菜饼混合,挤占了菜粕总体需求,也抑制着其行情走势。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各地气温下降,菜粕消费也将从旺季滑至淡季,且中方就加强进口油菜籽质检标准一事作出退让,预计10月份以后我国菜籽到港量或逐步增多,11月份之后进口菜粕也将陆续到港,鉴于此,近期虽然我国豆粕价格随CBOT大豆期货行情反弹,但也未能提振国内菜粕市场价格有同样表现,而显然本身我国菜粕市场信心就显不足,如今更是加重这一市场现象,所以菜粕市场的恢复似乎仍需等待较长一段时间。
上一篇:利好提前消化 塑料后期走弱
下一篇:铁矿石区间操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