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周五(5月12日)大宗商品多数下跌,黑色系维持跌势,螺纹、热卷、铁矿石跌幅明显,农产品(000061,股吧)板块,两粕走弱,棉花较为强势;截止下午收盘,螺纹跌2.94%,热卷跌2.57%,铁矿石跌2.38%,菜粕跌2.02%,豆粕跌1.27%,沪铅跌1.26%,焦炭跌1.18%;涨幅方面,玻璃涨1.94%,棉花涨1.87%,棕榈涨1.44%,锰硅涨1.37%,塑料涨1.26%。
黑色系牛转熊定论还为时过早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开始,部分黑色系品种暴涨超200%创造了20年奇观,近期持续暴跌是不是意味着黑色系由牛转熊?对此,大连三合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宏表示,国外的CRB指数和国内的文华指数目前都是横盘状态,所以还不能完全判断黑色系就开始走熊。“我只能判断黑色系短时间的趋势会向下,随波逐流做个短期空头就好,只有到文华指数打穿125点,才能去判断市场可能转熊。”李永宏补充道。
生意社分析师陈守娟表示,未来的黑色系,并不能简单地看做是由牛转熊。近期的持续性暴跌,一方面是对2016年下半年价格过快过猛上涨的补偿性回调,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焦炭、焦煤本身的周期性,春节后至六七月末为焦炭的淡季,价格下跌也在情理之中。
棕榈油市场将逐渐走弱
据MPOA产量预测数据,预计4月份棕榈油产量环比增长14%左右,至167万吨。船运调查机构ITS和SGS出口数据显示,4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分别增长4.6%和4.3%,估计4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在133万吨左右,环比增长5%;4月棕榈油库存将增至168万吨左右,较3月的155万吨增长8%,斋月节备货短期仍将给价格带来一定支撑,使得近期棕榈油表现抗跌。不过,从中长期来看,3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增幅高于预期,未来几个月仍保持在增产周期内,远期库存压力趋升,制约棕榈油期货价格上方空间。
7月交货的马来西亚24度进口棕榈油到岸价675美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5839元/吨;国内24度棕榈油主流报价5620~5770元/吨,棕榈油商业库存60万吨,为去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当前国内豆油、菜油库存明显增加,其与棕榈油偏低的价差结构,挤占了部分棕榈油的消费份额,预计国内棕榈油市场也将逐渐走弱。
大豆种植结构调整 预计产量增加
去年以来,政府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在“镰刀弯”地区减少玉米播种,鼓励农民种植大豆等作物,使得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在2016年实现恢复性增加。今年政府的大豆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加之去年大豆收购价格较高,种植收益较好,今年春播大豆面积有望继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预计,今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将比去年增加8.1%。另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今年我国大豆产量将达到1430万吨,高于去年的1310万吨,增幅为9.2%。
上一篇:郑商所赴新疆论证红枣期货合约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