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 品种指南

如何建立现货企业套保长效机制

时间:2018-11-25 10:58:16   人气:0

  

    现货企业在期货市场上的亏损有着客观与主观、内在与外在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市场的发育程度、人才积累和企业的成熟度,传统观念的改变需要时间等等。笔者在此就现货企业的投机困境进行初步分析,以求能够找到问题的症结,并进一步就突破困境的切入点展开讨论。
    一、会计困境
    不同的套期会计处理方法可能影响到企业做期货的动机和目的,由此造成会计困境。在《套期保值会计准则》实施以前的会计制度下,套期保值所获盈利作为一项收益,往往不被重视,但套期保值业务发生的正常损失却因不能与现货所获相对应的收益相抵销,需要作特别说明。这对于套期保值业务、从事套期保值的人员、从事套期保值的企业而言都是不公平的。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往往因此而不愿意做套期保值业务。
    目前即便《套期保值会计准则》已经公布并实施,但仍然没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本来在符合套期保值的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做如下会计处理: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被套期项目的账面价值。
    举例来说:某企业对1000吨库存PTA进行套期保值,即卖出铜期货合约200手,且符合确认套期保值的条件。假定其下单的价格为7000元,当月末的结算价为7500元,在不考虑手续费及税的情况下,其会计处理:
    套期工具: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万元)
    贷:套期工具50(万元)
    被套期项目:
    借:存货-PTA50(万元)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万元)
    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0万元,减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0万元,对利润影响0。
    如果是现金流量套期,则在将期货合约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待预期销售交易实际发生时,再转出调整销售收入,具体会计处理(略)。
    可是企业必须能同时满足下述条件,才能适用《套期保值会计准则》,做如上的会计处理:
    第一,企业对套期保值有正式的指定,并准备了关于套期关系、风险管理目标和套期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该文件至少载明套期工具、被套期对象、被套期风险的性质以及套期有效性评价方法等内容。套期必须与具体可辨认并被指定的风险有关,且最终影响企业的损益。
    第二,该套期保值高度有效,且符合企业最初为该套期关系所确认的风险管理策略。
    第三,套期的有效性能够可靠计量。
    第四,对预期交易的现金流套期,预期交易应当很可能发生,且必须使企业面临最终将影响损益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
    第五,企业是否持续评估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并确保该套期关系被指定的会计期间内高度有效。高度有效是指套期的实际抵销结果在80%至125%的范围内。
    从以上五条可以看出套保的会计认定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很多时候在做账时必须要请金融专家来认定是否符合套保的有效性,而大部分时候企业就直接纳入投资处理了。
    而一旦期货套保与现货市场采购盈亏不相抵,那肯定就被纳入投资处理了。而这实际上并没有真实或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套期保值的真实效果。正因为如此,现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面临较大的压力。
    这就对期货专业机构在服务客户的时候,在制定具体、完善且可行的套保方案的同时,帮助企业进行套保指定、掌握和阐述有效性的评估方法、评估套保有效性及制定套保比率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或许就是我们突破“会计困境”的切入点。
    二、投机困境
    有人对石化行业做过一项调查,100%的石化企业都会看期货行情,有30%的企业参与套保,但是能真正严格遵守套保规则的,最多5%。也就是20家企业当中只有1家恪守套保规矩。
    比如,“左右挨巴掌”的散户投机困境会在拥有现货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套保行为中出现。浙江某石化贸易企业,买入一批PTA期货,为了锁定买卖基差,计划进行PTA卖出保值。在执行过程中,刚开始是做卖出,但发现价格上涨后就选择止损平仓(按理来说,如果趋势确实看反,止损平仓是对的)。接着这家贸易企业又反手在市场上买入多单,买入之后,价格却又回调,该贸易企业再把多头平掉,转而做空,如此反复多次,企业的保证金也因此亏得差不多了,陷入了典型的投机困境。
    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首先是对期货套保存在认识误区,但最主要的还是和制度有关。部分企业在做期货时,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有效的监管体系,对交易员的行为甄别及风险评估也很不到位,加上自身对市场判断过于自信,最终导致了各种投机及风险事件的出现。
    第一种误区,是将期货作为挣钱的场所,且通常寄予过大希望。第二种误区,认为自己能战胜市场。第三种误区,利用自有消息进行交易,企图获得超额利润。
    企业并没有注意到套保制度的纪律性问题,反而将其视为一个“可方可圆”的事项,企图通过战胜市场来获利,而不是将套期保值视为企业应当长期从事的一种经营技巧。
    而制度上缺失长期有效的内控机制,危害则更为严重。比如,在很多企业做套保计划、调拨资金与操作的就是一个人,组织结构中根本没有考虑交易员问题和防火墙问题。
    再比如,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也并不鲜见。例如:该集团的现货操作人员兼期货操盘手提出在期货市场上买入PTA套保,操作人员提交计划,买入价为5950元/吨,分管副总将价格下调到5900元/吨,但后来PTA的运行价格一直高于该价格,一直未能触及分管副总设定的执行价格,PTA价格一路上扬——一个很好的套保计划被扼杀在计划阶段。
    三、帮助企业建立内控机制是套保长效的关键
    结合各企业不同的组织管理构架和规模,帮助企业建立完善、高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是当前打破投机困境的突破口。
    总体来看,“研究+执行+审计”才是一个最合格的企业套保部门架构,即卓越的研究能力+坚定的执行力(无干扰执行力)+严格的风险控制。而合格套保部门的构建既有一般原则,也有赖于能否“因地制宜”,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其自身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操作流程,正是为了防范出于回避市场风险而衍生出来的人为错误、系统失灵和程序步骤或控制措施出错等操作性风险。其一般的组织架构建议是:第一,企业套期保值业务管理机构由企套期保值领导小组和期货交易部组成;第二,套期保值领导小组由企业总经理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组员由期货分管副总经理,生产计划、销售、财务、法律等部门负责人,期货交易部经理组成;第三,期货交易部由交易部经理及相关交易人员组成。
    总的组织原则是分权、制约而不失灵活性和统一性。强调事前审定和授权、事中监控和评估、事后稽核和追究。通过授权制度、职责分离、报告制度和审核制度控制各种内部风险。明确岗位职责、以流程的方式来保证其与领导小组的衔接,以保证风险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最好专设一个风险管理委员会,专门控制总体风险、杜绝投机操作。但再严密的制度也难以覆盖期货交易的全部风险,因此笔者认为,制度建设应侧重于重大风险的防范与处理。此外,培养一支对公司有忠诚度和有专业水平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也有利于防范人为操作风险。
    在此基础上,期货公司及从业人员有必要从套期保值业务决策的流程、日常业务、财务管理、交易交割等各方面制定详细的指引性制度,并根据不同的企业客户情况进行具体调整,以适应客户的不同实际需要、增强可执行性,当然要尽量简单,提高可操作性。
    内控机制是引导企业顺利参与期货、进行套保,并取得长效的关键,而藉由自身对期货和企业运作的了解,来帮助企业建立起这样一套适合于自身的、操作性强的内控制度,是打破投机困境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重要切入点,不亚于甚至更甚于一两件完美的套保方案。
    四、帮助企业建立风险分类、分级和评估体系
    帮助目标企业预先建立风险分类、分级和评估体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具有切入点性质的工作。对具体行业和具体企业进行风险的细分、分解和评估,可提高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明确套期保值是公司长期发展的基石。
    不仅是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还有包括套保操作所面临的企业内部风险,都应该纳入风险分类和分级的体系当中。因为对于企业来说,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一样重要,没有本质的区别,特别是对于期货操作这种高风险型作业来说,一味地强调外部市场风险而忽视或淡化内部风险,是非常危险、不负责任的,也是不明智的。
    意识是很主观的东西,制度往往控制不了意识,或者等制度可以控制意识的时候,已经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意识的形成需要不断灌输,企业自身,对内也要以严格的考核制度来约束无风险的意识。
    当然,进行风险识别的同时,不应忘记期货风险的可控和内部风险的可化解,这也是我们进行长效机制构建和探讨的目的所在。







联系我们

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联系电话:0532-85778570 联系传真:0532-85778590
业务总监:张经理/15866832008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北区龙城路31号卓越世纪中心4号楼12层

在线交谈:

开户咨询

行情指导

资管业务

公司新闻   |  开户流程   |  本月看点   |  品种指南   |  实战技巧   |  风险防范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龙城路31号卓越世纪中心4号楼12层

电话:0532-85778570 传真:0532-85778590 手机:15866832008 张晓斐(营销总监)

© 2011 青岛期货网(中国国际期货青岛营业部) 版权所有 鲁ICP备17011872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