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核心信息解读:
1、 中国股市沪综指收跌1.1%至逾33个月低位,消息面淡静个股再现普跌
2、 反垄断案件数大增,明年研究改善案件审查办法--商务部
3、 《全球市场》亚洲股市在节日清淡交投中下跌,关注美国市场
4、 《全球经济分析》中国不会大举向欧盟投资,将保持小心谨慎
5、 《交易视点》中国债市牛市仍在延续,建议维持高久期策略--中信
宏观要点
☆ 中国股市沪综指收跌1.1%至逾33个月低位,消息面淡静个股
中国股市沪综指周二收跌1.1%至逾33个月低位,市场交投清淡,虽盘中券商和保险板块一度拉升股指上行,但因缺乏量能配合,股指终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收跌,A股成交额仍徘徊於低位.
分析师认为,由於缺乏利好消息,今日走势更多还是缘于市场自身调整,而明年多家银行可能再融资超千亿元的报导加剧个股跌势,再现普跌局面,预计短线沪综指料在2,200点下方维持弱势震荡.
沪综指收报2,166.205点,跌23.905点,前一低位为2009年3月16日的2,153.29点.A股成交额较上日的363亿元人民币略有扩大,但仍在373亿元的低位.
湘财证券策略分析师徐广福称,市场在等待政策放松或管理层出手的信号,但短期若无此类信号,市场信心难以提振,仍将维持弱势格局.
券商和保险板块今日领涨大盘,兴业证券和新华保险分别收升6.16%和1.35%.
中国证券报周二报导称,在经历2010年逾2,700亿元股权融资,2011年近2,900亿元债权融资後,2012年上市商业银行仍存再融资需求.业内人士计算,2012年上市银行合计股权融资规模超千亿.
沪深300指数2012年1月合约尾盘报2,321点,跌1.05%,成交量为296,287手.
☆反垄断案件数大增,明年研究改善案件审查办法--商务部
中国今年反垄断案件数量大幅增长.中国商务部周二称,截至今年12月中旬,商务部收到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194件,同比增长43%;立案同比增长52%.明年将研究改善案件审查办法.
商务部发布会称,在反垄断案件数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明年中国将研究改善案件审查办法,进一步提高案件审查的效率,缩短案件审查时间,集中更多精力审查可能具有排除和限制竞争效果的案件.
"反垄断案件数量增长非常明显,而且更为复杂,以前一个并购事件可能涉及的只是美欧监管机构的审批,现在一个并购案例可能需要五六十个监管机构来审批."商务部反垄断局局长尚明称.
商务部提供的新闻稿称,与2010年各行业所占比率相比,2011年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案件所占比率有所增长,采矿业、批发业、零售业案件所占比率有所下降.
问及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反垄断案件的审理区别,尚明强调,"我们处理反垄断案件是公平和公正的,不存在所有制的差异."
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局长尚明此前称,中国今明两年将出台三部反垄断配套规则,以进一步明确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及规范对达到申报标准但未依法申报的经营者集中的调查处理.
数据显示,截至12月中旬,商务部立案反垄断案件179件,审结案件同比增四成至160件.而从案件最终处理结果来看,无条件批准占94%,附带条件批准的占3%.
新闻稿并披露,今年商务部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了四起案件,分别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两家氯化钾生产商的并购,即乌钾收购谢钾,佩内洛普收购萨维奥纺织机械案;通用电气与中国神华设立合营企业案件以及希捷收购三星电子硬盘驱动器业务案.
中国反垄断法从2008年8月1日起开始施行.次年3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果汁成为反垄断法实施後唯一未获通过的案例;而其他案例中,除七件附条件批准,其余均无条件通过.
☆《全球市场》亚洲股市在节日清淡交投中下跌,关注美国市场
亚洲股市周二走低,投资者在清淡交投中轧平仓位.在经历长周末假期後,美国即将恢复交易,投资者等待新一批经济数据出炉,以寻求该国经济前景的线索.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日本以外亚太地区股指下跌0.3%,很可能录得17%的年度跌幅,但远优於2008年雷曼兄弟倒台扰动全球金融市场时该指数重挫50%的表现.
但今年该指数的表现逊於泛欧绩优股指标FTSEurofirst 300指数,後者今年以来累计下跌12%.
周二日本股市日经指数在清淡交投中下跌0.4%,今年可能累计下跌17%.
欧洲和包括香港和澳洲在内的一些亚太股市周二休市.
"由於美国和欧洲市场处於假日气氛,除了年底调整仓位,没有刺激交投的诱因,"Daiwa Capital Markets的资深策略师Hirokazu Yuihama表示.
"假日导致市场目前交投迟滞,但对於欧元区债务问题的担忧明年初将再度浮现,关注焦点将在於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融资需求,以及这些国家的公债收益率是否会升逾难以为继的水平,"他说.
日本央行周二公布的11月15-16日会议记录显示,央行部分委员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经影响到日本金融市场,而且其影响可能加剧.
欧元/美元持稳於1.3060美元左右,远高於本月稍早触及的11个月低点1.2945.
按目前水准,欧元的本季跌幅将在2.4%左右.欧元第三季下跌7.7%,当时希腊债务违约担忧加剧导致欧元面临沉重卖压.
**美国复苏期望**
周一多数市场休市,亚洲股市交投清淡,其中日本和印度股市表现突出,美国经济的复苏迹象对人气起到部分提振作用.
全美零售商联合会预计假日季销售将增长3.8%,达到创纪录的4,691亿美元,增幅小於去年但强於今年销售旺季来临前的预测.
可能出色的销售或巩固有关美国经济基本面转强的看法,近期亦有数据表明就业市场改善.圣诞节前一周的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三年半新低,12月消费者信心触及六个月高位.
投资者将关注标准普尔Case-Shiller的10月房价指数和美国经济谘商会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以觅得更多积极线索.
美国股市的稳健表现一直在支撑人气,强劲数据或可辅助全球市场今年以积极基调告终.
标普500指数周五升破200日移动均线,道指涨到五个月最高,年内上扬6%.
☆《全球经济分析》中国不会大举向欧盟投资,将保持小心谨慎
威尼斯穆拉诺岛(Murano)一家销售手工玻璃制品的精品店的英文标牌显示,其英文水平值得商榷.但店主非常确定,是谁导致具有700年历史的本地玻璃产品制造业陷入目前的困境.
该店宣称:"本店所有商品均非中国制造".在与其相隔几个门脸的店铺里面,酷似穆拉诺岛产品的进口商品在以低得多的价格销售.在外行眼里,这些产品与本地原产商品一模一样.
由於欧洲深陷债务危机而且濒临衰退,中国对欧洲的影响必然会进一步增强.欧元区各国政府欢迎北京拿出更多的外汇储备来购买其公债.中国拥有3.2万亿(兆)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
中国也可能出资,与其它国家共同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贷款,以便万一意大利与西班牙被债券市场拒之门外,IMF有能力向这些国家提供融资支持.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上周在葡萄牙公用事业公司EDP股权竞购战中胜出,将支付27亿欧元(35亿美元)收购後者21%的股权.这也表明中国即将大举投资海外..金融家本能地转向快速成长的中国,在欧洲政府、银行和企业为偿付债务准备大量抛售资产之际,尽力向中国买家推介各种资产.
尽管中国领导人表示有意实现海外资产多元化,降低公债的比重,但分析师预料,中国在短时间内不会彻底转变其对拓展西方市场长期秉持的谨慎态度.目前非洲和亚洲可能仍是中国的首要投资目的地.
"欧洲将会出现不少收购机会,但我们不会看到中国在欧洲大肆买入,"纽约投资顾问和战略规划公司Rhodium Group的研究总监Thilo Hanemann指出.
**谨慎涉足**
中国对投资欧洲保持谨慎有多方面的原因.
当欧洲卖家希望尽快达成交易时,中国公司在获得国内监管批准方面的漫长拖沓,令其在并购中处於劣势.中国企业亦缺乏整合所购海外资产的管理技巧.而且也许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在国内的投资前景比远赴欧洲要光明得多.
"如果比较一下中欧的成长速度,你会认为买入一个已在走下坡路的品牌是明智之选吗?"企业并购顾问公司Vermillion的合伙人Edward Radcliffe表示.
但他也指出,一些大型国有及私营中资集团已开始在欧洲和美国挖掘机会.
有着27个成员国的欧盟是中国最大出口市场.但外商直接投资(FDI)却严重滞後,据Rhodium,欧盟统计总额为80亿美元,中国方面的数据为120亿美元,不及欧盟FDI总额的0.2%.
该公司自2003年以来自行统计该数据,到2011年中期总额为150亿美元;尽管高於官方数字,但仍然很少.
Hanemann表示,他相信2012年中资企业将在欧洲科技和消费产品行业达成交易,令其在价值阶梯中的位置上移,并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最终,中资公司必须成为真正的跨国企业,就像之前的日本和韩国企业,"他称."更长时间内,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将走一条不同的道路."
但他质疑,大多数中国公司能否抓住来年可能突然出现的机遇.要这麽做,他们将不得不应对欧洲公众的看法,同时要快速获得国内监管部门的批准.
"很多交易中国公司都难以完成.如果中国政府认为某家公司竞购不良资产可能招致欧洲方面的政治抵制,我认为中国政府会介入此事,确保中方不致面临尴尬处境."
**政治阴影**
Hanemann表示,中国企业收购萨博(Saab)失败,就是中国投资者面临诸多难题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上周这家瑞典汽车制造商宣布破产.
不过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毕竟,另一家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在2010年被中国同业从福特汽车手中成功收购.
Invest Securities China驻北京董事总经理Christine Lambert-Goue表示,(中国)公司的主要目的不在收购本身,其目标在於品牌、专利和技术,以提高在国内市场的地位.
她称,"(中国)企业只准备为能够让其在国内增加市场份额的欧洲资产买单."
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的Jonathan Holslag说,中国在欧洲的投资终将起飞,不过政治气氛恶化是一项短期阻碍.
欧盟和美国一样,严辞批评中国为"国家资本主义",且正精心策划更独断的贸易政策,来应对其认为对外国企业不利的中国政策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越来越大,北京也嗅出了保护主义气氛.
"欧盟对北京不愿进一步开放经济感到失望;而北京则抱怨欧洲过於阻挠中国与其分享知识,或者过於妨碍中国投资者在基础设施等重要领域扩大布局,"Holslag说.
如果欧洲无法从经济困境中脱身,一个拥有超强竞争力的中国可能会成为代罪羔羊.
"有越多国家遭遇高失业率,我们就越会开始把中国视为挑战者,而不是救世主,"Holslag说.
☆《交易视点》中国债市牛市仍在延续,建议维持高久期策略--中信
中国大型投行--中信证券<600030.SS>最新利率产品周报认为,中期来看对债市仍持积极乐观态度,牛市趋势仍在延续,建议投资者继续维持高久期策略。
**四季度经济热度继续降低**
从四季度央行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四季度经济热度继续降低,物价和房价上行压力减弱,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
然而,信贷的需求也出现了下降,这有可能造成货币的内生性收缩,削弱货币政策放松对经济的刺激效果。
上周三欧央行声明,将为成员国银行提供4890亿欧元的资金。这一政策的实施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也使银行的去杠杆化压力下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体系的恶性循环。
然而,在经济前景黯淡的情况下,银行获得贷款主要将用於修复资产负债表,而不会很快扩张信贷规模;另外,尽管主权债券的收益率大幅高於基准利率,但银行加大主权债券购买规模的意愿可能不会太强。因此这一政策对刺激欧元区经济增长以及缓解主权债务危机的作用都有限。
**市场研判**
中期来看,我们对债市仍持积极乐观态度。
首先,随着欧债危机的进一步演化以及美元指数的持续升值,资本持续从东欧及新兴市场国家流出,这一趋势如果持续到明年,将很可能重创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市场(尤其是低评级信用债市场),我国的信用债市场虽然与国际市场有所隔离,但避险情绪的传播是全球性,中国难以独善其身。反过来说,避险情绪的扩散却有利於利率产品收益率的进一步下降。
其次,从政策操作上来看,当前央行似乎仍然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中艰难抉择,短期来看,央行可能不会很快大幅放松货币政策,这也使得一部份投资者对债券牛市的持续性产生了质疑,但我们认为央行放慢货币政策松动节奏实际上对债市是一件好事,它有利於债券牛市持续更长的时间。
第三,如果信贷不出现爆发性的增长,我们相信在2012 年7、8月份CPI很可能将下降至2.5%甚至更低的水平,这将是推动债券收益率再下一个台阶的核心推动力。
第四,尽管由於外汇占款的持续流出,银行间流动性状况或许未必迅速宽松,但流动性归根结底由央行掌控,如果经济增长持续下行,流动性放松只是时间问题
下一篇:路透:欧元年底前交投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