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中国国际期货青岛 2012-3-3 青岛期货公司
内容提要:
1、透过巴西主产州降雨量分析,巴西大豆产量有所减少。开花结荚期,Moto Grosso(Cuiaba)的降水是低于近十年来的最小降水的年份2003年,而Parana( Curitiba)是较2004,2009年的低值而言略有增加。开花结荚期整体降水偏少,会对大豆的产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2、种植面积增加、起初库存高位,巴西大豆减产幅度有限。巴西自从2008年开始的大豆种植面积处于一个较为稳健的上升通道。一研究机构AgRural早在2011年11月份就预期巴西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将达到2500万公顷。种植面积的扩大,势必对产量增长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3、南美大豆产量预期下调,利于美国大豆销售。南美的预测供应同2011年从12月份的预测值1000万吨下降了600万吨。2012年(1-9月)期间全球进口需求预计将比上年同期高于300万吨,所以,这给美国大豆应该有充足的机会开拓出更多的销售市场。
4、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保持不变,后期关注是否有所减少。USDA称,2012美玉米的种植收益为270.8美元/英亩,而美豆的种植收益为96.8美元/英亩,从中可见,2012年美国农民弃种大豆改种玉米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预计后市美豆种植面积将会给豆类盘面带来一定的支撑。
5、底部支撑探明后 油脂把握逢低买入机会。
3月,豆油逐步换月至1301合约建议投资者注意资金移仓换月。
企业空头卖出保值建议,建议青岛期货公司投资者3月关注南美大豆产量的逐步出炉,是否符合市场的小幅减产预期,若是增产幅度仍旧较大,美豆和国内油脂仍有回调风险。还要考虑到后期中国政府对于流动性的逐步放松保证经济增长,势必会对价格带来一定的利多因素,注意回避低位的杀跌风险。
下游消费企业的买入保值,豆油1209支撑逐步考验9100,9000,8900;棕榈油1209支撑逐步考验8100,8000,7900;菜籽油1209支撑逐步考验9600,9500,9400。依旧可以依托期价处于周K线的boll道下轨的买入机会。
青岛期货公司投机者可以把握豆油1301 9100-9200、棕榈油1209 8100、菜籽油1209 9500一带的买入机会。止损位,浮亏超过总持仓金额的10%以上,选择主动离场观望。
第一部分 2月油脂走强 关注巴西产量和北半球种植
2012年2月可谓是中国龙年的开门红,整体CBOT的豆类、豆油期货都是处于强劲涨势之中。而中国的国内的油脂期货却是呈现出上涨法力的格局。整体成交和持仓较2011年同期有一个明显的萎缩。但是,期价坚挺抗跌依旧是2月的主基调。国内的油脂现货层面,期货市场走势震荡整理,对现货市场指引作用有限,虽有国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利好市场,但是在缺少新利好消息支撑的情况下,油脂现货依旧持稳态势凸显。
3月建议关注:中国政府的进一步的资金面放松的政策,宏观调控是否存在一定的微调,巴西的大豆产量数据逐步出炉,注意鑫大都上市对于国际豆价的影响,3月末关注北半球的新季大豆的播种情况。
第二部分 豆类炒作因素增多 关注南美产量影响
一、透过巴西主产州降雨量分析 巴西大豆产量有所减少
我们通过对比巴西大豆的主要产区,Moto Grosso(Cuiaba)和 Parana( Curitiba)这两大主产州的种植期和开花结荚期的降水量对比图,可以看出:巴西种植期的降雨量在最近10年中对比而言,Moto Grosso(Cuiaba)是和2003、2007年的同期基本相同,而Parana( Curitiba)则是要远远低于近十年的最低年份2003的降水。对比开花结荚期,Moto Grosso(Cuiaba)的降水是低于近十年来的最小降水的年份2003年,而Parana( Curitiba)是较2004,2009年的低值而言略有增加。开花结荚期整体降水偏少,会对大豆的产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巴西大豆收割自2月下旬就开始展开,目前各项数据表明,巴西大豆收割基本过半,虽然收割速度受较多雨水的影响慢于去年,但是整体速度还是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保持一致。当前南美大豆将逐步进入收割期,据圣保罗2月22日消息,分析机构Celeres称, 截至2月17日,巴西大豆收割已完成19%,高于之前一周的11%。去年同期的大豆收割率为14%。另外,该机构还称,2011/12年度大豆作物销售升至预计总产量的53%,高于一周前的51%。
二、种植面积增加、起初库存高位 巴西大豆减产幅度有限
除去降水我们还更加要关注的是,巴西自从2008年开始的大豆种植面积处于一个较为稳健的上升通道。一研究机构AgRural早在2011年11月份就预期巴西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将达到2500万公顷。种植面积的扩大,势必对产量增长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其研究报告显示,巴西最大的大豆产区马托格罗索州种植率为75%,远远高于上年同期的49%。第二大大豆产区巴拉那州大豆种植率为66%,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第三大大豆产区南里奥格兰德种植率为20%,较前一周高出10%,但较上年同期低25%。虽然,有第一点提及的降水处于偏少的水平,但是更应关注,高的种植面积对于降水稀少的冲抵作用。
下面想说说,期初库存同年度产量比值的问题,令大家记忆犹新的是2006-2008年初的一轮大豆的牛市格局,除去资金面的宽松不提的话,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巴西的期初库存同年度产量比值从2007年的低位到2008年的急速的放大,主因就是价格的急速下行,导致库存快速累积。而从2010年开始巴西的大豆期初库存同年度产量比值也从0.17快速上升至2012年的预估值0.3一线,2009年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头一年,整体经济还未从危机中走出来,所以,国际大豆的价格也是呈现出反弹无力的格局。而2010年后,前期危机中救市的大量资金就在资本市场频繁涌动,也是推动力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推手,而且2010年处于低位的期初库存更是给力资金以做多的勇气。而目前,2012年面临后期即将巴西的期初库存同年度产量比值魔咒的0.35-0.4 ,更是国际大豆价格上涨的一个不小的阻力。面对如此大的期初库存占比,后期的仍旧要保持豆价高位的清醒认识。
三、南美天气仍是市场热点 油籽2月供需报告平淡
油籽:2012年2月预测美国11/12年度油籽供应量和消费量持平,期末库存2.75亿蒲式耳。预测美国11/12年度大豆农场价格范围上下限,预测豆油50.5—54.5美分/磅,豆粕290—320美元/短吨,与上月持平。另外,中国和俄罗斯油菜籽产量上调,哈萨克斯坦油菜籽和葵花籽产量下调,巴基斯坦棉籽产量上调。
预测全球11/12年度油籽贸易量为1.105亿吨,较上月预测减少260万吨,主要反映出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大豆出口量下降的状况。中国、欧盟27国、韩国、俄罗斯和其他几个中东国家大豆进口量减少。中国大豆进口量下调100万吨至5550万吨,低于10-12月预期进口量。全球油籽期末库存预计7120万吨,较上月下调360万吨。巴西和阿根廷库存下调占主要原因。
四、南美大豆产量预期下调 利于美国大豆销售
由于近期在南美2012年大豆作物产量的被预估调降(巴西3月、阿根廷4月开始收割),所以对于2011年度美国的陈豆销售的竞争力有所缩小。
南美的干燥天气使得2012年大豆的种植面积减少和产量,都使得南美大豆在未来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这个已经从2011年的十月至十二月南美的出口和压榨的产量下降得以体现,南美的预测供应同2011年从12月份的预测值1000万吨下降了600万吨。2012年(1-9月)期间全球进口需求预计将比上年同期高于300万吨,所以,这给美国大豆应该有充足的机会开拓出更多的销售市场。
2011年美国的陈豆库存依旧在,顾其将有充足的货源准备出口。南美供应量大幅下降较难发生在目前较难发生在美国身上。然而,全球大豆的具体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2012年的美国作物种植和中国的进口需求强度的大小。
站在美国的国家立场,在美豆处于低位徘徊期,好好利用媒体宣传的南美干旱炒作,对于美豆陈豆销售和新一年度的订单签订,是个大利多,在最终南美大豆产量未确认前期市场的的情绪依旧是乐观的。
五、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保持不变 后期关注是否有所减少
通过对1997-2011年USDA的年度种植意向预测报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在我们选取从2000年开始的美豆和美玉米的种植意向报告中,美豆的种植意向2002、2008、2009这紧邻的两年预估值比实际值偏离较大,即2009年3月31日公布的预估数据最大者偏离高达1337万英亩,其余一般情况下都差别不大,反映出市场的种植意向,但是具体数值预测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2、美玉米的种植预估报告的准确度远没有大豆的准确,而且,采集的2000年-2010年的数据,竟然有6年时间预估数据远高于实际值,尤其是从2004年之后,一连四年的预估数据都远高于实际种植面积大于1000万英亩以上。
我们注意到,美国农业部的历史预测面积中尤其爱高估种植面积:1997年以来,美国农业部高估了14个种植面积的数据。
2月23-24日美国农业部举行的2012年度展望论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对此次论坛的结果持乐观态度。这主要基于如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当前美豆与美玉米的比价较正常区间略显偏低;二是2011年美豆的种植收益明显低于美玉米的种植收益,据相关数据显示,美豆每英亩的种植收益比美玉米低了251.15美元,而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12年美豆的种植收益仍将会明显低于美玉米,农业部称,2012美玉米的种植收益为270.8美元/英亩,而美豆的种植收益为96.8美元/英亩,从中可见,2012年美国农民弃种大豆改种玉米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预计后市美豆种植面积将会给豆类盘面带来一定的支撑。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基准线报告中,其预计美豆的种植面积为7400万英亩,较去年的7500万英亩下调了100万英亩,因此,种植面积潜在的利多作用在盘面得以部分消化。且目前种植题材尚未成为炒作的热点,预计短期内该题材对期价的提振力度有限,进入3月中旬,市场对该题材的关注度将会逐步提升。
六、国内进口大豆压榨利润走高 棕榈油期现价差高位运行
2012年2月中旬国内大豆加工厂开机率继续提高,大豆压榨总量接近119万吨,前一周为113万吨,目前全国开机率处于正常偏高水平,高于去年同期开机率。节后我国进口大豆库存整体呈下降趋势,近两周下降速度有所加快。进口放缓、开机率提高、大豆港口库存有望继续下降。
近月船期马来西亚24度棕榈油对我国港口CNF报价1097美元/吨,折合完税成本约8800元/吨,较上周上涨140元/吨,与国内港口分销价差进一步扩大到900-1100元/吨。国内主要港口库存86.25 万吨,全国港口棕榈油港口库存超过90 万吨,达到历史记录。
价差方面,张家港地区豆油现价9000 元,棕榈油现价7850 元,豆棕现价价差1150元,期货盘面豆油棕榈1205 价差1024 元、1209 价差1024 元,豆棕价差维持高位震荡走势。5、9 价差上升到192 元,港口库存高企对5 月合约形成压力。
七、大商所修改棕榈油交割细则 利于产业客户交割
为适应棕榈油新国标规定,同时顺应现货市场变化,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大商所近期对棕榈油交割相关规则进行了修改。本次棕榈油合约交割质量标准的修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根据国标修改而进行调整的部分。主要包括对质量要求、检验以及引用文件的调整。
因现货贸易变化而进行修订的部分,主要涉及到酸值和标签两个内容。对于酸值来说,棕榈油国标的合并、重新分类、国标内容的细化和国标范围的拓展为我所棕榈油交割质量标准中酸值指标放宽提供了条件,将处于商业流通环节中,超过原国标食用油规定、但在市场中占据主要份额且为市场普遍接受的这部分24度棕榈油,以不违背新国标规定的方式纳入可供交割范围内。在本次修订中,我们针对酸值指标修改了标准品指标值,增设替代品和替代品升贴水,并对交割品标识进行规定。标签部分则在充分考虑了现货市场实际情况下,借鉴相关交易所经验,暂不对标签进行要求,但我们将在仓单生成、入出库登记等阶段对此进行规范,并将及时跟踪市场变化情况,适时作出相应调整。
大商所有关负责人还表示,总体上看,此次修改中棕榈油交割质量标准与新国标和市场情况相应适应,将更有利于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从而更有利于市场功能的发挥。从我所调研情况看,新标准发生变化的部分,已普遍为现货生产、贸易、消费企业所采用,修订将进一步适应现货贸易的实际情况;2010年我国进口棕榈油总量为570万吨,其中棕榈液油(熔点≤24℃)达411万吨,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我国棕榈油内贸中,符合原交割质量标准酸值≤0.20mg/g入库指标的仅占市场总量的20%左右,交割标准修改后符合酸值≤0.23mg/g以内的,则约占市场总份额的50%以上,酸值范围扩大后,棕榈油可供交割量将有所提高。
第三部分 底部支撑探明后 油脂把握逢低买入机会
美豆:
美豆5月合约,周线级别,5、10、20周均线走势多头排列,且10日均线上穿20日均线,多线的多头格局已经逐步形成。中后期考验60周均线的突破情况。周K线boll带已经突破了boll道的中轨线,短期震荡向上的概率依旧存在。但日度级别还是仍存回调风险,所以,建议空仓者,等待期价回落再次进场。继续逢低1180-1200一带可以逐步买入进场。
油脂:
企业空头卖出保值建议,建议3月关注南美大豆产量的逐步出炉,是否符合市场的小幅减产预期,若是增产幅度仍旧较大,美豆和国内油脂仍有回调风险。还要考虑到后期中国政府对于流动性的逐步放松保证经济增长,势必会对价格带来一定的利多因素,注意回避低位的杀跌风险。
下游消费企业的买入保值,豆油1209支撑逐步考验9100,9000,8900;棕榈油1209支撑逐步考验8100,8000,7900;菜籽油1209支撑逐步考验9600,9500,9400。依旧可以依托期价处于周K线的boll道下轨的买入机会。
3月豆油逐步换月至1301合约建议青岛期货公司投资者注意资金移仓换月。
青岛期货公司投机者可以把握豆油1301 9100-9200、棕榈油1209 8100、菜籽油1209 9500一带的买入机会。止损位,浮亏超过总持仓金额的10%以上,选择主动离场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