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表达了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的决心,并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提出了具体的定量指标和针对性措施,如提出要压缩钢铁量8000万吨。
实际上,产能过剩已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常态,各行各业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产能过剩现象。由于产能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本次化解过剩产能中提出的针对钢材的调控目标,或将在中长期内影响到相关商品品种的走势。8000万吨钢材的逐步减产将使钢材供给下降,基本面的供求矛盾出现缓和,螺纹钢抗跌性增强,价格持续下跌空间有限,或将进入弱势盘整状态;钢材的减产也将使得焦煤焦炭的供应相对过剩,期货价格存在下滑风险。
但相关文件中对钢材去产能的时间要求及概念细节表述并不十分清晰,这就使得后续的执行力度存疑,短期内的影响更多停留于心理预期层面。同时钢材过剩的基数较大,短期内对螺纹钢价格并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后期螺纹钢及相关品种的走势既要看相关去产能过剩措施具体的实施情况,也要视宏观经济的复苏状况尤其是房地产调控的情况而定。
目前来看,影响动力煤价格走势的因素主要是寒冷天气到来或引致的冬储行情,但经济复苏势头渐缓及产能过剩将在中期内对动力煤造成调整压力,抑制动力煤价格的走高。
上一篇:全球“债务”经济不可持续
下一篇:这一轮的复苏能走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