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官方网站!
您当前位置: 期海导航

中国国际期货2011年8月谷物月报

时间:2018-11-25 11:34:37   人气:0

  

内容提要:


1.7月份谷物期市高位震荡。国际方面,继前期的深幅回调后,7月份初的两周里美盘谷物期市整体呈现反弹行情,而后由于缺乏新的利好因素,涨势明显放缓;国内方面,受到美盘玉米反弹提振,玉米期价触底反弹,相比之下,郑州强麦和早籼稻期市表现平淡。
2.政策与成本托底 谷物价值区间上移。近年来,谷物种植成本不断提高,为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不断提高,直接抬升了国内谷物价值区间。
3.谷物需求良好 现货市场平稳运行。7月份国内谷物市场整体平稳运行。玉米方面,需求保持旺盛,市场收购价格持续坚挺;陈麦市场交清淡,新麦价格平稳小幅波动,因小麦玉米价格倒挂,小麦饲用需求提升,给予小麦价格一定支撑;稻米市场平稳运行,因正处暑期,需求略显清淡,而南方早稻收购主体购粮意愿较强,但整体非常谨慎,目前收购价普遍在1.06-1.12元/斤,农民惜售。
4.谷物上行压力犹存。一方面,我国通胀形势依然严峻,对粮食市场的调控力度难以放松;另一方面,小麦实现"八连增"的丰收格局,而玉米和稻谷也丰收在望,不利于玉米期价上行。
5、谷物高位震荡格局难改。目前,我国谷物市场依然处于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局面,期市处于箱体震荡态势,但与其他品种相比,表现出较好的抗跌性能。因此,操作上不宜沽空,建议投资者可在谷物震荡区间底部适量介入多单,中线持有。


第一部分 7月谷物期市高位震荡


一、 美盘谷物期市触底反弹


  继6月份的深幅回调后,7月份初的两周里美盘谷物期市整体呈现反弹行情,而后由于缺乏新的利好因素,涨势明显放缓。


  其中,CBOT玉米期市反弹力度较强,玉米指数一度回到700美分上方,主要原因是继前期的暴跌以后,海外需求有望显著改善,且USDA七月份供需报告中库存数据低于预期,重燃市场对玉米供应吃紧的忧虑。而近日来,因美玉米产区天气及美元走势反复,交易商获利了结,玉米期价上行受阻, CBOT玉米指数徘徊于700美分下方。


  小麦方面,因黑海地区恢复谷物出口,市场担忧美麦的出口前景,影响小麦期市的反弹高度,走势略显疲软。预计美盘谷物短期仍以震荡为主,很难突破上行。后市需关注产区天气、进出口情况、库存、美元走势对盘面的指引。


二、国内谷物走势平淡 玉米略显强势


  7月份,国内谷物期市高位震荡,其中玉米期市走势相对较强,主要是因为大连玉米期市经过前期的大幅调整以后,存在反弹需求。


  具体来看,大连玉米期市,在美盘玉米反弹行情提振下,触底反弹。由于玉米市场基本面平静,缺乏趋势性指引,而周边市场不稳,近一周来玉米期价横盘整理,表现疲软。截止22日,连玉米指数月线收于2333,涨15或0.65%,收复上月部分跌幅,6月份玉米指数跌幅90点。


  相比之下,郑州强麦和早籼稻期市表现平淡,延续前期弱势调整的态势。截止22日,强麦指数月线收于2335,跌37点或1.33%;早籼稻指数月线收于2521,跌23点或0.91%。



第二部分  多重因素之下 谷物具备抗跌属性


一、政策托底 谷物价值区间上移


  2010年12月12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强调了宏观调控,还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任务。会中指出,"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要千方百计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农业生产补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2011年1月份,东北玉米临储收购价确定为:黑龙江0.89元/斤(新国标三等),吉林0.9元/斤,辽宁0.91元/斤,与去年相比分别提高了0.15元。


  根据此前公布的《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今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国标三等白小麦每市斤0.95元,红小麦、混合小麦每市斤0.93元,比去年分别提高了5分钱和7分钱。


  7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2011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今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为每市斤1.02元,比去年提高了9分钱。


二、谷物种植成本大幅提升


  谷物的劳动力成本在持续提高。农业生产需要考虑机会成本,金融危机后,由于用工荒,农民工的工资普遍上涨的二倍以上,这会推高从事粮食生产的比较成本;农民工打工成本上涨,使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大增。



  中国耕地的土壤质量呈下降趋势,物质投入成本不断增加。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已降到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的水平。东北黑土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刚开垦时的8%-10%已降为目前的1%-5%,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


  通过对小麦和稻谷产区调研发现,华北地区小麦平均每亩总费用达到708元,比2010年增加120元;江西省部分地区,早稻每亩生产成本在400元左右,较去年提高36元,种植成本大幅提高。


三、需求向好 谷物现货价格平稳运行


1、国家大了扶持生猪市场 刺激饲料需求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近一个时期,猪肉价格涨幅较大,影响了群众生活,带动了物价上涨。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6.4%,创36个月新高, 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对CPI的贡献率居然高达两成以上。


  针对这一情况,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会议确定了一系列措施扶持生猪生产,比如投资25亿支持大型养殖场建设、扩大能繁殖母猪与疫病补助范围及力度等等。这将直接刺激国内生猪养殖需求,并间接有力拉动玉米、豆粕等饲料产品的消费。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麦玉米价格倒挂,小麦饲用需求替代量逐步增加,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年内小麦饲用消费量将从上年度的1350 万吨增长至1600 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



2、谷物现货价格平稳运行 期市底部有支撑


  近期,国内谷物市场整体平稳运行。


  玉米方面,产区粮源底部消耗明显,贸易商出货速度加快,市场收购价格持续坚挺,南方港口玉米前期积压,购销清淡。近期成交好转,价格恢复增长。从需求来看,深加工为充实库存,收购积极;饲料企业需求处于恢复增长阶段,整体需求依旧保持旺盛。


  陈麦市场交清淡,新麦价格平稳小幅波动。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截至2011年7月21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3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039元/吨,周比下跌28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40元/吨,年涨幅2.02%。


  稻米市场平稳运行,因正处暑期,需求略显清淡。其中,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大米出厂价普遍下调0.02元/斤,走货仍然缓慢。苏皖地区因粮源紧张基本上处于有价无市状态。而南方早稻收购主体购粮意愿较强,但整体非常谨慎,目前收购价普遍在1.06-1.12元/斤,产区农户对当前价格并不认可,捂粮惜售普遍。


第三部分  利空因素犹在 抑制谷物市场走势


一、 通胀形势依然严峻 粮食调控力度不减


  月初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上涨6.4%,创三年新高,显示我国通胀形势依然严峻,市场预期的通胀见顶难以实现。在抗通胀的背景下,对粮食市场的调控力度难以放松。


  今年以来,央行已进行了6次提准的操作,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从年初的18.5%上调到了21.5%,进一步提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成本。目前,新粮收购已全面展开,而企业遭遇"资金"瓶颈,并且农民惜售,令夏粮收购陷入僵持阶段,难现2010年抢购现象,收购价格平稳运行,政策调控已见成效。


  此外,针对玉米日益严峻的供需形势,多政策剑指玉米深加工。4月份相关部门实施深加工专项调控政策,6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玉米转化乙醇有所限制。


二、增产预期较强 不利于谷物期价上行


1、2011/12年度国内小麦供大于求格局未变


  当前,2010/2011年度小麦已悉数归仓,实现了国内小麦"八连增"的丰收格局,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根本上上决定了国内麦价难以出现暴涨局面。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 2011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415万公顷,较上年减少0.1%。其中冬小麦面积增加,春小麦面积减少。预计2011年小麦总产量11679万吨,较上年增加1.4%;2 011/12 年度小麦消费预计将达到11520 万吨,较上年度的11050 万吨增长470 万吨,增幅4.3%。主要是因为小麦与玉米的比价低于正常水平,小麦替代玉米增多,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增加较多。预计2011/12 年度国内小麦结余量为130 万吨,较上年度的569 万吨减少439 万吨。



2、全国早稻收获进入高峰 丰收在望


  目前国内早稻已进入收获期,早稻收割工作从南到北已全面展开。尽管今年干旱和洪涝灾害对早稻栽插有影响,但与去年生长时期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相比,今年旱涝的影响并没有想象的严重,早稻整体生长形势好于去年。据中华粮网调查显示,籼稻产区广东、湖南、江西等地,单产及总产均有所增长,质量也将好于去年,预计今年早稻增产基本定局。


  据中华粮网数据显示:预计2011年稻谷产量有望达到3979亿斤,同比增83亿斤,增幅2.1%;预计稻谷口粮消费量将继续保持缓慢趋升态势,2011年国内稻谷消费量约3745亿斤,进出口总量仍将维持在低水平,同比变化不大。


3、种植效益提高 玉米种植面积继续扩大


  由于种植收益较高,今年东北地区继续扩大玉米播种面积。据中华粮网最新消息,2011年东北三省一区玉米播种面积2.03亿亩,较上年增加近1000万亩,增幅5.2%。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面积稳定增加且玉米种植收益较好,预计今年夏播玉米播种面积也将提高。预计2011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4.85亿亩,比去年增加1400万亩,增幅3.0%。如果后期主产区天气基本正常,预计玉米产量继续增加,预计2011年全国玉米产量1.75亿吨,较上年增加5%。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于2011年7月13日发布7月份《食用谷物市场供需状况报告》、《饲用谷物市场供需状况报告》中,预测2011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315万公顷,较上年增加2.0%。预计2011年中国玉米产量为18150万吨,较上年增加2.4%。


  虽然各方对玉米增产幅度的预测略有差异,但对玉米种植面积、产量的增加都比较有信心。而玉米产量的增加或将一定程度缓和新季玉米供需矛盾。


第四部分 谷物市场高位震荡


  目前,我国谷物市场依然处于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局面。一方面,通胀形势依然严峻,谷物调控政策持续存在,且谷物增产预期较强,打压谷物期市走势;另一方面,成本提升、惠农政策下,谷物价值区间上移,谷物期价底部支撑较强。虽然,谷物期市依然处于箱体震荡态势,但与其它品种相比,表现出较好的抗跌性能。因此,操作上不宜沽空,建议投资者可在谷物震荡区间底部适量介入多单,中线持有。


  后市仍需密切关注谷物产业政策、产区天气及病虫害对期市盘面的指引。







联系我们

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联系电话:0532-85778570 联系传真:0532-85778590
业务总监:张经理/15866832008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北区龙城路31号卓越世纪中心4号楼12层

在线交谈:

开户咨询

行情指导

资管业务

公司新闻   |  开户流程   |  本月看点   |  品种指南   |  实战技巧   |  风险防范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龙城路31号卓越世纪中心4号楼12层

电话:0532-85778570 传真:0532-85778590 手机:15866832008 张晓斐(营销总监)

© 2011 青岛期货网(中国国际期货青岛营业部) 版权所有 鲁ICP备17011872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