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郑糖中长期依旧看空
1、主产国天气改善 国际糖价承压明显。后期随着北半球国家陆续开榨,以及中国进口商转售,预计全球食糖将出现大规模过剩的局面,ICE 原糖在此背景下难以有尚佳表现,这对国内郑糖的运行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2、食糖工业库存高企 有待时间消化。7 月份食糖产销数据整体偏空,商家面临着现货滞销的严峻形势。考虑到北方甜菜糖最快在下个月开始开榨,且距广西开榨的时间已不到 3 个月,短期内消化庞大库存的难度依旧较大。
3、收储政策对糖市影响短多长空。考虑到国家收储的目的是将糖价控制在合理的波动范围内,因此仍需理性看待收储所产生的影响及政策托市的意图,不应盲目放大收储的作用,收储政策后期难以推动期价大幅上行。
第一部分 美糖阴跌不止
郑糖冲高回落
本月 ICE 原糖走势疲软,延续着 7 月下旬以来的下跌态势,目前期价在跌破 20 美分关口后已创下了 14 个月以来的新低。一方面,巴西和印度两大产糖国天气好转以及中国进口商返销对糖市的运行形成了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技术走势趋弱、市场方面在未来数月北半球国家将相继开榨的背景下预期全球食糖供给将大量过剩也对糖市构成了利空影响。根据路透社主导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市场方面普遍认为,估计 12-13 制糖年全球食糖供给过剩量可能会低于预期,但供给过剩量缩减的数量没有预期的那样大,不过,今年不少产糖国天气反常可能会阻止糖价跌至远离目前的水平。后期需要继续关注主产国天气对国际糖价的影响。
本月内外盘糖走势出现分歧,在 ICE 原糖阴跌不止的同时,本月郑糖则走出了一波冲高回落的行情。8 月上旬,郑糖表现平淡,维持横盘整理的格局,期价以震荡的方式前行。到下半月时,在国家将收储白糖 50 万吨的传言提振下,郑糖异军突起,以5645 的价格创下了此轮反弹行情的高点。不过由于收储消息迟迟未能得到官方证实,使得市场开始怀疑其真实性,随着担忧情绪的逐步蔓延,郑糖开始承压回落。期价在跌破多条均线支撑后,已逼近前期底部整理平台,目前下行趋势仍在延续。
第二部分 利空因素主导市场
一、主产国天气改善
国际糖价承压明显
目前巴西天气晴朗促使其生产进度加快以及印度主产区雨水增多对糖市运行构成了一定的压力。巴西食糖生产依旧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虽然今年 5、6 月份巴西天气潮湿延误了生产,但这种状况随着近期天气的转晴在逐步改善,7 月份巴西的甘蔗收榨量创纪录地达到了 8,800 万吨就是明证。据巴西政府农作物机构 Conab 预计,巴西2012/13 年度甘蔗产量或将达 5.966 亿吨,较 4 月份的预测初值下降了 0.9%,但较去年同期仍高出 6.5%。此外,2012/13 年度原糖产量预计为 3890 万吨,同比增长 8.4%。与此同时,巴西港口运输开始畅通,这也表明了供给有所好转。截至到 8 月 17 日,巴西待运船数量减至 73 艘。最大港口桑托斯港待运糖船数量由 48 艘减至 45 艘,待运白糖数量维持 2.9 万吨,待运原糖数量由 172.35 万吨减至 166.99 万吨。第二大港口巴拉那瓜港待运糖船数量由 31 艘减至 27 艘,待运白糖数量由 8.85 万吨增至 10.35 万吨,待运原糖数量由 66.34 万吨减至 47.25 万吨。
除巴西天气转好以外,最近印度主产区雨水开始增多或多或少也已舒缓了市场方面对其食糖生产前景的担忧,这或令作物产量损失缩减,之前建立的天气利好也已被炒作完毕。本年度至今印度季风降雨较常年均值减少约 17%,对马邦和卡纳特科邦的甘蔗种植产生影响。不过,印度糖厂协会维持对 2012/13 年度糖产量 2500 万吨的预估不变,而国内消费量在 2200 万吨左右。并预计北方邦和泰米尔纳德邦产出增加,抵销马邦和卡纳特科邦等受灾地区产量下降的影响。因此业内预测印度 2011/12 年度或出口糖 350 万吨,高于上一年度的 250 万吨。
虽然巴西和印度甘蔗作物天气有所改善,不过美国却遭遇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近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旱灾引发的国际粮价上涨,使全球出现新一轮粮食危机的风险大增,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警觉。法国和美国就在研究召开粮食安全问题的高级别会议。为确保本国的粮食安全,奥巴马总统宣布,美国农业部(USDA)将动用一项紧急援助基金,采购价值 1.7 亿美元的农产品。此举旨在帮助农民和畜牧生产者抵御冲击,平抑食品价格,稳定市场。
总体而言,后期随着北半球国家陆续开榨,以及中国进口商转售,预计全球食糖将出现大规模过剩的局面,ICE 原糖在此背景下难以有尚佳表现,这对国内郑糖的运行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食糖工业库存高企
目前国内已步入传统的食糖消费旺季,但现货市场的表现仍不甚理想。在产区大幅下调售价,促销心态明显的同时,销区商家也保持着随行就市的跟跌状态。不过价格的调整并未有效带动销量的回升。相反,市场将之理解为销售压力较大的体现,下游采购积极性依旧不高,这从公布的 7 月食糖产销数据中也得到了反映。截至 2012 年7 月底,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 864.03 万吨,同比减少 10.07 万吨;累计销糖率75.02%,同比下降 8.59 个百分比。其中,7 月份单月销糖 114.8 万吨,同比增加 0.05万吨。 从单月的销售量来看,其实与上年同期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仅增加 0.05 万吨。但累计销糖量同比减少且本榨季产量增长使得工业库存处于高位,较去年同期同比增加 116.4 万吨库存。
而就各主产区的表现而言,广西 7 月份单月销糖 82.9 万吨,同比增加 5.3 万吨;云南 7 月单月销糖 17.26 万吨,同比少销 1.2 万吨;广东 7 月单月销糖 2.98 万吨,同比减少 3.48 万吨;海南 7 月单月销糖 1.79 万吨,同比少销 0.73 万吨。从 7 月份单月的销售情况来看,除广西略有增长以外,其他主产区销量均有所减少,且广西增幅相对有限。同时,截至 7 月底,各主产区中广西产销率最低,其次是海南,最后是云南,仅广东的产销率超过 90%。总体而言,7 月份食糖产销数据整体偏空,商家面临着现货滞销的严峻形势。考虑到北方甜菜糖最快在下个月开始开榨,且距广西开榨的时间已不到 3 个月,短期内消化庞大库存的难度依旧较大。
事实上,2012 年各种主要的含糖食品的产量增幅已明显放缓,软饮料、饼干等细分行业今年以来的月度同比增长基本回落到 10%以下,食糖消费形势难言乐观,糖企运行态势不佳。以南宁糖业为例,从年初以来利润明显下滑。主要原因之一是糖产品受市场的影响,销售价格大幅下跌,原材料甘蔗成本上升,导致盈利大幅减少。在工业库存处于相对高位,且走私糖、替代品冲击市场的背景下,后期糖市面临的销售压力依旧明显,持糖厂商去库存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如果没有实质性利好出台,不少商家对所谓夏季的食糖销售高峰已不敢报乐观期待,旺季不旺有可能成为市场的主旋律。
三、收储政策对糖市影响短多长空
前期有关收储的政策传得沸沸扬扬,目前消息略有眉目。市场传言国家收储白糖50 万吨,收储最高限价 6550 元/吨,往下竞拍,只允许糖厂交储,这也是今年糖厂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收储后的工业库存降至 100 万吨以内,将减轻老糖年内的销售压力。国家选择在目前的情况下收储有其用意,目前现货价格已跌至相当的低位,如果价格再继续下跌,对于下榨季甘蔗收购价将会有所影响。而此时选择收储,对价格有所提振,为后面政策制定奠定基础。如果收储价格是 6550 元,则现货价格反弹到 6000元的概率较大。但目前需要等待的是官方正式文件的下发,只有正式文件下发后,才能最终确定收储价格的高低,从而对后市有个更好的判断。
事实上,就收储产生的效果来看,我们认为收储政策对糖市有着短多长空的影响。不可否认,在本榨季食糖增产 105 万吨,进口糖、走私糖大量涌入国内糖市的背景下,实施收储会在短期内缓解部分供应压力。但从长期来看,收储释放出的信号就是糖市已经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以 2006/07-2008/09 榨季为例,国家分别进行了总量 230万吨的收储(实收 190 万吨),而 2007/08 和 2008/09 榨季国内的销售均价,比开始收储时的 2006/07 榨季分别低了 480 元/吨和 395 元/吨。考虑到国家收储的目的是将糖价控制在合理的波动范围内,因此仍需理性看待收储所产生的影响及政策托市的意图,不应盲目放大收储的作用,收储政策后期难以推动期价大幅上行。
四、下榨季广西甘蔗增产预期强烈
目前甘蔗生长具备四个特点:第一,无论是新植蔗还是宿根蔗,当前的株高均要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第二, 甘蔗受病虫害较为严重,尤其是种植较晚的新植蔗,部分甘蔗出现枯叶、死苗、甚至缺蔸的情况;第三,新植蔗平均有效茎较去年少,宿根蔗有效茎相差不大,四大产区整体平均有效茎数略少于去年同期的水平; 第四,得益于甘蔗株高的增加,各地单产将会出现恢复性增长,在后期气候条件正常的情况下,12/13 榨季广西甘蔗总产量出现大幅增产的可能性很大。
当前甘蔗长势较高,这是对新榨季给予增产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从四大产区的株高情况来看,当前四大产区的整体平均株高达到 173.5 厘米,较去年同期提高了 48.5厘米,增幅 38.8%,而且今年的株高是最近三个榨季以来最高的。今年甘蔗的快速拔节生长保证了后期产量的提高,为增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天气变化对株高的影响情况来看,前期充足的雨水和光温条件保证了甘蔗的正常生长,另外 7 月底受台风“韦森特”影响,广西各地又迎来了一场大范围的降雨,这场降雨基本上可以满足未来一段时期内甘蔗生长对水的需求。由于目前四大产区甘蔗的平均株高较去年同期增加了 48.5 厘米,只要后期的气候不出现太多的异常情况,当前形成的株高优势得以保持,按照去年 12 月份整体 240.4 厘米株高标准计算,新榨季整体株高水平同比提高 20%左右甚至更多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即便是在每亩的平均有效茎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我们仍然有理由对新榨季单产量出现较大幅度提高保持乐观的心态。 总体来看,短期借助收储消息的利好刺激,郑糖将走出一波反弹行情。不过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难以扭转的背景下,郑糖中长期下跌的趋势难以改变,反弹结束后将重归跌势。
至于种植面积,目前各地仍然在统计当中,尚未有最终的官方统计结果,不过考虑到今年的天气、种植收益成本、企业扶持、糖价变化等情况,最终的种植面积预计增加幅度会相对比较有限。考虑到新榨季甘蔗单产提高的预期比较明显,在广西糖协公布的 11/12 榨季广西入榨甘蔗 5764 万吨的产量基础上,初步预计 12/13 榨季广西甘蔗产量有望提高到 6700 万吨以上。如果后期气候条件正常,雨水、光照条件适合,产量的预估值还将会进一步调高,倘若一切风调雨顺,不排除新榨季甘蔗总产量突破 7000万吨大关的可能。
第三部分 郑糖后市以弱势震荡为主基调
目前收储消息仍然没有明确,而市场对食糖供需形势的担忧有所加剧。一方面,2011/12 年度食糖销售即将结束,然后市场销售情况一般,库存量偏大,从 7 月份进出口数据看 39.8 万吨的进口量较去年增长 55%,进口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仍然存在;另一方面,2012/13 年度国内食糖继续增产的预期较为强烈,且 ICE 原糖在巴西产出增加的压力下也一路下滑,国内外食糖供应形势都呈现出偏空格局。总体而言,预计郑糖在 9 月以弱势震荡行情为主,后期一旦收储消息得到证实,郑糖有望借此走出一波反弹行情,5800 关口将有所承压。不过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难以扭转的背景下,郑糖中长期下跌的趋势难以改变,反弹结束后将重归跌势。